節(jié)選《中國新疆塔城包容文化》—亞歐大陸內(nèi)心 容納八面來風
亞歐地理內(nèi)心標志
英國近代地理學奠基人 H·J·麥金德提出“陸心說”,亞歐大陸地理內(nèi)心是 遠離海岸的陸地“心臟”所在地。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和武漢測繪大學運 用 GIS 技術(shù),以世界地圖為基準,1997 年共同完成精確測定,亞歐大陸是世界上 最大的陸地,總面積 5396 萬平方公里,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 洋所環(huán)繞。亞歐大陸內(nèi)心在北緯 46° 14′、東經(jīng) 83° 36′,即中國新疆塔城地區(qū)托里縣老風口東南 7 公里處。塔城地區(qū)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塔城地區(qū)南面是綿遠的天山、巴爾魯克山;中間是準噶爾盆地、準噶 爾界山、塔爾巴哈臺山、塔城盆地;北面是富饒的阿爾泰山、賽爾(薩吾爾) 山、和布克谷地;東面是縱橫流淌的瑪納斯河;西面是開闊平坦的哈薩克 草原。 塔城的崇山高峰,終年積雪皚皚。夏日冰川積雪消融,山谷間千溪競發(fā), 萬泉匯涌,形成瑪納斯河、金溝河、巴音溝河、奎屯河、四棵樹河、額敏河、 白楊河。這些河流的兩岸,綠洲和草原牽手相望,山丘和平地對視為鄰。 山上有莽莽的原始森林,生長著雪嶺云杉、西伯利亞紅松、白樺、山楊、柳、 榆,山林里游走著雪豹、棕熊、馬鹿、盤羊、北山羊,金、玉、銅、鐵、煤、 鉻、花崗巖蘊藏其間,儲量豐富。山谷間氣候涼爽,水草豐美,是十分理 想的牧場。 大大小小的河流、清泉,滋潤著草原牧場和綠洲平原。在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 的西陲北疆,塔城的廣闊草原牧草茂盛,得天獨厚。
從遠東的大興安嶺,到歐洲的多瑙河,以狩獵和游牧為生的古代先民,無疆 無界,擇水草而居;你來我往,在聚散中存亡。從考古發(fā)掘和史書記載顯示,塞 人(塞克)、烏揭(呼揭)、匈奴、漢人、柔然、高車、突厥、突騎施、葛邏祿、契丹、蒙古、瓦剌(衛(wèi)拉特)等都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留下了蹄印和車轍。幾千 年的風霜雨雪掠過草原和山崗,蹄印車轍又長出了生生不息的青草,留給后人探 究的只有巖畫、石人和簡陋的墓葬。
大漠雄風吹到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乾隆皇帝執(zhí)政時,清朝綠營官兵(漢人) 進駐雅爾(烏爾札爾)筑城屯田駐守。塔爾巴哈臺綏靖城建立,動蕩趨于穩(wěn)定, 歸附的哈薩克人、柯爾克孜人入境游牧。從東北調(diào)遣戍邊的達斡爾、錫伯族官 兵移屯塔城。回歸祖國的土爾扈特人三旗被安置到和布克賽爾。1851 年清政府 與俄國簽訂《中俄伊犁塔爾巴哈臺通商章程》后,俄羅斯人、塔塔爾人、烏孜 別克人經(jīng)商、謀生或避難來到塔城。中國境內(nèi)的漢族、維吾爾族、回族等同胞 兄弟們自由自在地選擇到塔城這塊富庶的邊地安家置業(yè)。
天佑塔城,地美人和。 這個遼闊的空間包容了文化生態(tài)的多樣性。 漢族古語說,龍生九子,九子不同。哈薩克諺語說,一匹母馬生的馬駒有紅的、 黑的、白的。中華大地母親哺育的各族兒女,就是一個家庭外貌不同、血脈相通 的兄弟姐妹。
2014 年,塔城地區(qū)生活著漢、哈薩克、維吾爾、蒙古、回、達斡爾、俄羅斯、 柯爾克孜、錫伯、滿、烏孜別克、塔塔爾、東鄉(xiāng)、撒拉、藏、塔吉克、苗、布依、 朝鮮、彝、侗、瑤、土家、白、裕固、土、壯、羌 、鄂溫克等 29 個民族。在同 一片藍天下同一塊綠地上,29 個民族(超過全國 56 個民族的半數(shù)以上)互相學習、 互相幫助,平等和諧地建設(shè)共同的家園,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
塔城從古至今有包容萬匯的心理高度。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